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、从技术到经济的关键环节。如何打通转化应用“最后一公里”,激发创新创造的活力,成为不少企业面临的关键考题。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(下称中心)和中科智汇工场的帮助下,成立不久的中科海芯在消费级电子芯片方面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。
中科智汇工场,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与海淀区政府共同打造,定位为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。
中科智汇工场相关负责人介绍,根据科技成果转化生命周期,该工场打造包含“早期概念验证、中期孵化加速、后期产业推广”的三级孵化体系,同时整合中科院及社会优质资源,打造CAS概念验证计划、垂直产业加速器、产业研究院、“智汇营商大脑”科创大数据平台、中科学院、科技金融、科技顾问7项科技服务。
主做消费级电子芯片的中科海芯,是中心孵化成长起来的高新技术企业。其创始人贾耀仓充分肯定了中科智汇工场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。
“从企业的孵化到成长阶段,中心、中科智汇工场给予了我们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。”贾耀仓表示,“得知中科海芯存在智能家电、消费电子方面的市场需求后,他们一方面积极帮助企业整合研发资源,另一方面利用多年来的技术成果转化经验,帮助企业对接上海、南京、青岛、宁波等重要的产业市场,并且获得当地政府的支持。”
“中科智汇工场这边的服务配套特别完善”,贾耀仓提到,“除了产业市场对接工作外,中科智汇工场在企业落地注册、法务、融资以及办公场地上,真正给了我们很大的助力,减轻了我们很多的负担”。
技术成果的转化落地实施,除孵化器的助力作用外,也有赖于企业对消费电子市场机遇的把握。贾耀仓认为,部分中小家电厂商的日子并不好过。原因在于,尽管他们的产销数量上升,但产品单价在逐渐下降,还面临着小米、荣耀等巨头的侵蚀,转型升级压力大。
“消费电子市场即将进入一个大的变革时期,我们决定从产业、技术驱动的角度出发,真正做一番事情。”贾耀仓说道。
中科海芯定位为新一代消费电子的芯片、系统软件核心技术和解决方案提供商,重点聚焦在智能家电领域,围绕新型交互式系统和分布式环境智能的创新方向,研发和销售相关的新型芯片和软硬件解决方案。
目前,中科海芯主要对接青岛家电企业及长三角地区中小厂商,通过技术赋能那些研发相对薄弱的企业,帮助他们生产出更具科技含量的产品,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。
贾耀仓强调,下一步,中科海芯将踏踏实实做好技术,按照节奏有序发布旗下各类产品,通过在市场上打磨锤炼,帮助中小企业成长壮大,繁荣消费电子产业生态。